藝術人才是武漢城市文化發展的一張璀璨名片。長期以來,武漢藝術人才接力奮進,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。尤其是近兩年,舞臺藝術青年人才順應時代需要,積極投身藝術實踐,用智慧、才華和心血向廣大觀眾奉獻了豐富多樣的精神食糧。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、骨干尖子人才計劃、劇本孵化計劃、江花獎和藝蕾獎人才評選、專業技能大比拼等為青年人才搭建舞臺、創造平臺、一對一扶持發展,新一代藝術人才逐漸在各藝術領域嶄露頭角。
引導青年人才守正道走大道。戲為天、德為先。藝術人才作為社會公眾人物,更應當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。備受觀眾喜愛的藝術家,始終為人民放歌,為時代立傳,在舞臺上為我們塑造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,在生活中為我們展現德藝雙馨的高尚品質。近年來,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,經過深入調研、周密謀劃,先后啟動成立了何祚歡、趙瑞泰、劉子微等37個名家工作室,其目的就是為了發揮前輩藝術家的垂范作用,通過名師帶徒、言傳身教,為青年人樹立學習的典范。2020年又啟動實施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計劃,綜合考慮培養人選的德、技、勤、績,遴選出40名優秀青年進入培養計劃,堅持德藝雙馨標準。學藝先學德,做戲先做人,心正了,才有可能演好作品、練真本事、求真名聲。
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。把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,為青年演員排演大戲,以戲帶功、以戲促培,讓青年人才在舞臺上大顯身手、施展才華。為助力武漢楚劇院青年演員參評中國戲劇“梅花獎”,武漢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次組織專家對楚劇《萬里茶道》進行打磨提升。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在紅色題材重點劇目《狂瀾》中,讓林立、周際等青年演員擔綱主演,讓他們在大戲排演實踐中演技得到磨礪,藝術素養不斷精進。
厚培青年人才請名師創機遇。從學校畢業進入藝術院團,從新人成為人才,離不開院團的接續培養。武漢歌舞劇院推出的聲樂大師課已形成品牌,邀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、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等為青年演員面對面現場指導,分享歌唱心得。武漢人民藝術劇院舉辦的名師工作坊也越來越多得到同行認可,邀請國內名導與青年演員進行深入交流與溝通,從表演訓練、臺詞講課、實操示范、表演教學等多方面輔導青年演員,并在老師的帶領下,排練經典舞臺作品片段進行匯報演出,通過名師指點解惑,對院團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演員進行重點培養,力爭打造具有影響力、競爭力的人才隊伍。
鼓勵青年人才多創新思未來。舞臺藝術本來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,藝術人才不僅要懂技術,還要懂藝術。因而,未來的舞臺藝術人才,不僅要“淵”,而且要“博”。“淵”強調專業性,提升藝術人才的專業技能;“博”強調綜合性,培養多面能手的復合型人才。武漢市藝術學校大力培養“雙師型”人才,鼓勵和支持青年教師參加藝術實踐,不但支持局培人才黃燕參與話劇《家長會》的排演,還讓她擔任建校70周年校慶晚會的總導演。
春播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在舞臺藝術道路上沒有捷徑,青年人才只有不斷突破自我、求新求變、不畏艱難、勇于拼搏,才能在舞臺上發光閃耀、熠熠生輝,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電話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
|